校对:0

巻三十二



 

 

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

 

杜 甫


 

 李侯有佳句, 往往似阴铿。

 余亦东蒙客, 怜君如弟兄。


 醉眠秋共被, 携手日同行。

 更想幽期处, 还寻北郭生。


 入门高兴发, 侍立小童清。

 落景闻寒杵, 屯云对古城。


 向来吟橘颂, 谁欲讨莼羹。

 不愿论簪笏, 悠悠沧滴情。


 

        《文献通考》:杜子美云:“李侯有佳句,往往似阴铿。”今考之,未见铿之所以似太白者,太白固未易似也。子美云尔,殆必有说。

 

  《渔隐丛话》:《学林新编》曰:或云杜甫、李白同时,以诗名相轧,不能不无毁誉。甫赠白诗云:李侯有佳句,往往似阴铿。此句乃所以鄙白也。

 

  某按:子美《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》诗曰:“郑、李光时论,文章并我先。阴、何尚清省,沈、宋欻连翩。盖谓阴铿、何逊、沈佺期、宋之问也。四人皆能诗文,为时所称者,而子美又以阴铿居四人之首,则知赠太白之诗非鄙之也,乃深美之也。

 

  《陈书·阮卓传》曰:武威阴铿,字子坚。五岁能诵诗,日赋千言。及长,博涉史传,尤善五言诗,为当时所重。有集三卷,行于世。

 

  以此观之,则子美赠太白诗“往往似阴铿”者,乃美太白善为五言诗似阴铿也。

 

  《西溪丛话》:杜甫《忆李白》诗云“俊逸鲍参军,”亦有讥焉。鲍照《白纻辞》一篇,白用之。杜又云:“李侯有佳句,往往似阴铿。如“柳色黄金嫩,梨花白雪香,”乃阴铿诗也。

 

  《挥尘余话》:柳色黄金嫩,梨花白雪香,”阴铿诗也。李太白取用之。杜子美赠太白诗云:“李侯有住句,往往似阴铿。”后人以为以此讥之。然子美诗有“蛟龙得云雨,雕鹗在秋天”一联,已见《晋书》记载矣。

 

  顾修远《杜诗注解》:毕致中曰:王荆公言子美赠太白诗云“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,但比之庾、鲍而已;又曰,“李侯有佳,往往似阴铿,则又在庾、鲍下矣。荆公此说,不惟不知太白、、鲍、阴铿,亦不知少陵甚矣。

 

  少陵《解闷》绝句曰:“陶冶性灵存底物,新诗改罢自长吟。熟知二谢将能事,颇学阴、何苦用心。少陵尝苦学阴铿而不至,太白则往往似之,此少陵所以见太白而心醉也。太白能兼昔人独专之妙,故其诗无敌于天下,少陵欲与细论文,正以此。


注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