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录四
丛说二百二十则
(91—100)
91、 《韵语阳秋》:李白乐府三卷,于三纲五常之道,数致意焉!虑君臣之义不笃也,则有《君道曲》之篇,所谓“轩后爪牙常先、太山稽,如心之使臂,小白鸿翼于夷吾,刘、葛鱼水本无二”。虑文子之义不笃也,则有《东海勇妇》之篇,所谓“淳于免诏狱,汉主为缇萦。津妾一棹歌,脱父于严刑。十子若不肖,不如一女英”。虑兄弟之义不笃也,则有《上留田》之篇,所谓“田氏仓卒骨肉分,青天白日摧紫荆。交柯之木本同形,东枝憔悴西枝荣。无心之物尚如此,参商胡乃寻天兵”。虑朋友之义不笃也,则有《箜篌谣》之篇,所谓“贵贱结交心不移,惟有严陵及光武。轻言托朋友,对面九疑峰。管、鲍久已死,何人继其踪”。虑夫妇之情不笃也,则有《双燕离》之篇,所谓“双燕复双燕,双飞令人羡。玉楼珠阁不独栖,金窗绣户长相见。”
92、 陈传良《记陈仲孚问语》:近读古乐府,始知后作者皆有所本。至李谪仙绝出众作,真诗豪也,然古词务协律,而犹未工。陈仲孚尝问诗工所从始,予谓谢玄晖。杜子美云“谢朓每篇堪讽咏”,盖尝得法于此耳。李云“解道澄江静如练,令人却忆谢玄晖”,与子美同意。
93、 周紫芝《古今诸家乐府序》:予尝评诸家之作,李太白最高而微短于韵。
94、 《杨升庵外集》:古乐府:“暂出白门前,杨柳可藏乌。欢作沉水香,侬作博山炉。”李白用其意,衍为《杨叛儿》歌曰:“君歌《杨叛儿》,妾劝新丰酒。何许最关情,乌啼白门柳。乌啼隐杨花。君醉留妾家。博山炉中沉香火,双烟一气凌紫霞。”古乐府:“朝见黄牛,暮见黄牛,三朝三暮,黄牛如故;”李白则云:“三朝见黄牛,三暮行太迟。三朝又三暮,不觉鬓成丝。”古乐府云:“郎今欲渡畏风波。”李白则云:“郎今欲渡缘何事?如此风波不可行。”古乐府云:“春风复多情,吹我罗裳开。”李反其意云:“春风复无情,吹我梦魂散。”古人谓李诗出自乐府、《选》,信矣。其《杨叛儿》一篇,即“暂出白门前”之郑笺也。因其拈用,而古乐府之意益显,其妙益见。如李光弼将子仪军,旗帜益精明;又如神僧拈佛祖语,信口无非妙道。岂生吞义山、拆洗杜诗者比乎?故其赠杜甫诗,有“饭颗山前”之句,盖讥其拘束也。
95、 《艺苑卮言》:太白古乐府,杳冥惝恍,纵横变幻,极才人之致,然自是太白乐府。
96、 《诗薮》: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,少陵嗣迹《风》、《雅》。《蜀道难》、《远别离》等篇,出鬼入神,惝恍莫测。《兵车行》、《新婚别》等作,述情陈事,恳恻如见。张、王欲以拙胜,所谓差之毫厘;温、李欲以巧胜,所谓谬以千里。
97、 《李诗纬》:乐府体不尚论宗而叙事,故每以缓失之,故杜少陵无乐府也。太白篇什虽繁,而自放者多矣。然有出乎唐人之上者,似晋杂曲而清隽过之。天实生才,岂易言哉!吾定古唐诸乐府,考其正变,则其人与世可知矣。而独于太白,尤低徊三复云。
98、 《李诗纬》:太白愠于群小,乃放还山而纵酒以浪游,岂得已哉?故于乐府多清怨,盖不敢忘君也。夫怨生于情,而情每于儿女间为切切焉。读者勿以辞害意可矣。
99、 《唐诗品汇》:诗至开元、天宝间,神秀声律,粲然大备。李翰林天才纵逸,轶荡人群,上薄曹、刘,下该沈、鲍。其乐府古调能使储光羲、王昌龄失步,高适、岑参绝倒。况其下乎!
100、 王阮亭《五言诗选凡例》:唐五言古诗凡数变,约而举之:夺魏、晋之风骨,变梁、陈之俳优,陈伯玉之力最大,曲江公继之,太白又继之。《感寓》《古风》诸篇,可追嗣宗《咏怀》、景阳《杂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