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三十六


 

 

外记一百九十四则

 

右记逸事三十三则


 

(1-11)


 

1、    《天宝遗事》

   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。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

 

2、    《天宝遗事》

   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,每与人谈论,皆成句读,如春葩丽藻,于齿牙之下。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。

 

3、    《天宝遗事》

   李白嗜酒,不拘小节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,未尝错误;而与不之人相对议事,皆不出太白所见。时人号为“醉圣”。

 

4、    《天宝遗事》

   李白于便殿对明皇撰诏诰,时十月大寒,笔冻莫能书字。帝敕嫔数十人侍白左右,各执牙笔呵之,遂取而书其诏。其受圣眷如此。

 

5、    《天宝遗事》

   明皇召诸学士宴于便殿,因酒酣,顾谓李白曰:“我朝与天后之朝何如?”白曰:“天后朝政出多门,国由奸幸,任人之道,如小儿市瓜,不择香味,惟拣肥大者。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,剖石采玉,皆得其精粹。”明皇笑曰:“学士过有所饰。”

   

6、    《天宝遗事》

   宁王宫有乐妓宠姊,美姿色,善讴唱,每宴外客,其诸妓女尽目前,惟宠姊客莫能见。饮故半酣,词客李太白恃醉戏曰:“白久闻王有宠姊善歌,今酒肴醉饱,群公宴倦,王何怯此女示于众?”王笑谓左右曰:“设七宝花障,召宠姊于障后歌之。”白起谢曰:“虽不许见面,闻其声亦幸矣!”

   

7、    《云仙杂记》

   《搔首集》:李白登华山落雁峰曰:“此山最高,呼吸之气,想通天帝座矣!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,搔首问青天耳。”

 

8、    《云仙杂记》

   《海墨徽言》:李白游慈恩寺,寺僧用水松牌,刷以吴胶粉,乞新诗。白为题讫。僧献元沙钵、绿英梅、檀香笔、兰缣裤、紫琼霜。

 

9、    《侯鲭录》

   李白开元中谒宰相,封一板上,题云“海上钓鳌客李白”。相问曰:“先生临沧海钓巨鳌,以何物为钩线?”白曰:“以风浪逸其情,乾坤纵其志,以虹蜆为丝,明月为钩。”相曰:“何物为饵?”曰:“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。”时相悚然。

 

10、  《清异录》

   唐剑具稍短,常施于胁下者,名腰品。陇西人韦景珍,有四方,呼卢酣酒,衣玉篆袍,佩玉儿腰品,修饰若神人。李太白常识之,见《感寓》诗云:“玉剑谁家子,西秦豪侠儿。”谓景珍也。

 

11、  《清异录》

   旧闻李太白好饮玉浮梁,不知其果何物。余得吴婢,使酿酒,促其功,答曰:“尚未熟,但浮梁耳。”试取一盏至,则浮蛆酒脂也。乃悟太白所饮盖此耳。


注释

  • 1. 《开元天宝遗事》是一本笔记小说,作者是【五代】王仁裕。书中主要讲述了唐朝开元、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,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,传说事迹为主。其中记唐代宫中七夕、寒食等节日习俗以及豪支、传书燕等事有一定的社会史料价值。
  • 7. 《云仙散录》,又名《云仙杂记》,旧署【后唐】冯贽编,是【五代】时一部记录异闻的古小说集。
  • 9. 《侯鲭录》是【宋代】中国文言轶事小说。现存八卷。赵令畤著。诠释名物、习俗、方言、典实,记叙时人的交往、品评、佚事、趣闻及诗词之作,冥搜远证,颇为精赡,有文学史料价值。亦能文,但文集已佚。部分佚诗散见于诸家笔记。
  • 10. 《清异录》最早完成于【五代末至北宋】初,是古代汉族文言琐事小说。作为重要笔记,保存了汉族文化史和社会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,书中一半以上的条目分别被《辞源》和《汉语大词典》采录,其价值可见一斑。
  • 0. 《外记一百九十四则》的注释均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。正文序号与注释序号对应,不再添加超链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