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释
1. 岘山、接䍠、白铜鞮、山公醉,俱见五卷<襄阳曲)注。《汉官仪》:一日不斋醉如泥。
2. 杨齐贤曰:鸬鹚,水鸟,其颈长,刻杓为之形。《太平广记》:鹦鹉螺,旋尖处屈而朱,如鹦鹉嘴,故以为名。壳上青绿斑。大者可受二升,壳内光莹如云母,装为酒杯,奇而可玩。薛道衡诗:“同倾鹦鹉杯。”《瑯嬛记》:金母召群仙宴于赤水,坐有碧玉鹦鹉杯、白玉鸬鹚杓。杯干则杓自挹,欲饮则杯自举。故太白诗云“鸬鹚杓,鹦鹉杯”,非指广南海螺杯也。《谢氏诗源》亦载此事,说颇新僻,然他书未有言及者,恐是因太白诗语而伪造此事,未可知也。
3. 郑康成一饮三百杯,见三卷注。
4. 颜师古《急就篇注》:春草、鸡翘、凫翁,皆谓染采而色似之,若今染家言鸭头绿、翠毛碧云。
5. 《博物志》:西域有蒲萄酒,积年不败,彼俗云可十年,饮之醉,弥月乃解。《演繁露》:钱希白《南部新书》曰:太宗破高昌,收马乳蒲萄种于苑中。并得酒法,仍自损益之,造酒,绿色,长安始识其昧。太白命蒲萄之酒以为绿者,盖本此世。庾信《春赋》:“石榴聊泛,葡萄酦醅。”《广韵》:酦醅,酘酒也。醅,酒未漉也。,《韵会》;酘谓之酦。又云:酘,重酿酒也。然则酦醅者,其重酿之酒而未漉者欤?
6. 《诗•国风》:“为此春酒。”
7. 《论衡》:纣沉湎于酒,以糟为丘,以酒为池。《韩诗外传》:桀为酒池,可以运舟,糟丘足以望十里。
8. 《独异志》:后魏曹彰性倜傥,偶逢骏马,爱之,其主所惜也。彰曰:“予有美妾,可换,惟君所选。”马主因指一妓,彰遂换之。
9. 《风俗通》:谨案《世本》:随作笙,长四寸,十三簧,象凤之身,正月之音也。
10. “咸阳市中叹黄犬”,李斯事,详《拟恨赋》注。
11. 《诗•国风):“我姑酌彼金罍。”孔颖达《正义》:罍制:《韩诗》说:金罍,大夫器也。天子以玉,诸侯大夫皆以金,士以梓。《毛诗》说:金罍,酒器也。诸臣之所酬,人君以黄金饰。尊大一硕,金饰龟目,盖刻为云雷之象。
12. 《世说》注:《晋诸公赞》曰:羊枯在南夏,吴人悦服,称曰羊公,莫敢名者。《晋书》:羊枯乐山水,每风景必造岘山,置酒言咏,终日不倦。卒时年五十八。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,建碑立庙,岁时享祭焉。望其碑者,莫不流涕。杜预因名为堕泪碑。《朝野佥载》:温子升作《韩陵山寺碑》,庾信见而写其本。南人问信曰:“北方文字何如?”信曰:“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。”
13. 《韵会》:“莓,苔也。”
13. 《韵会》:“莓,苔也。”
14. 世说》:“嵇叔夜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”
14. 世说》:“嵇叔夜之为人也,岩岩若孤松之独立;其醉也,傀俄若玉山之将崩。”
15. 《新唐书•地理志》:舒州同安郡,隶淮南道。土贡酒器、铁器。
16. 又《韦坚传》有豫章力士瓷饮器、茗铛、釜。
17.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。王以问玉,玉对以“巫山神女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”事。详见一、二卷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