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七


 

白毫子歌


 

    淮南小山白毫子,乃在淮南小山里[1]

    夜卧松下云, 朝飡石中髓[2]


    小山连绵向江开[3],碧峰巉岩渌水回。

    余配白毫子, 独酌流霞杯[4]


    拂花弄琴坐青苔,绿萝树下春风来。

    南窗萧飒松声起,凭崖一听清心耳。


    可得见,未得亲,

    八公携手五云去[5],空余桂树愁杀人[6]


注释

  • 1. 王逸《楚辞序》:《招隐士》者,淮南小山之所作也。昔淮南王安好古,招怀天下俊伟之士,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,各竭才智,著作篇章,分造辞赋,以类相从,故或称大山,或称小山,其意犹诗有《大雅》《小雅》也。《古今注》:《淮南王》,淮南小山之所作也。淮南服食求仙,遍礼方士,遂与八公相携俱去,莫知所在。小山之徒思恋不已,乃作《淮南王》之曲焉。琦按:上句之“淮南小山”,本《楚辞序》以赞美白毫子之才,下句之“淮南小山”则指白毫子隐居之地而言。白毫子,盖当时逸人。严沧浪以为太白呼八公为白毫子,非矣。
  • 2. 《列仙传》:邛疏者,周封史也。能行气炼形,煮石髓而服之,谓之石钟乳。《神仙传》:王烈独之太行山中,忽闻山东崩,地殷殷如雷声。烈往视之,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,两畔皆是青石,石中一穴,口径阔尺许,中有青泥流出如髓,烈取泥试丸之,须臾成石,如投热蜡之状,随手坚凝,气如粳米饭,嚼之亦然。烈合数丸如桃大,用携少许归,与嵇叔夜曰:“吾得异物。”叔夜甚喜,取而视之,已成青石,击之
  • 3. 谢灵运诗:“洲萦渚连绵。”刘良注:“连绵,不绝貌。”
  • 4. 《论衡》:项曼都曰:有数仙人将我上天,口饥欲食,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。每饮一杯,数月不饥。
  • 5. 《水经注》:淮南王刘安折节下士,笃好儒学,养方术之徒数十人,皆为俊异焉,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。忽有八公,皆须眉皓素,诣门希见,门者曰:“吾王好长生,今先生无住衰之术,未敢相闻。”八公咸变成童,王甚敬之。八士并能炼金化丹,出入无间,乃与安登山,埋金于地,白日升天,余药在器,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。
  • 6. 淮南王《招隐士》:“桂树丛生兮山之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