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七


 

   劳劳亭歌


 

原注:在江宁县南十五里,古送别之所,一名,临沧观。


 

《太平御览》:《舆地志》曰:丹阳郡秣陵县新亭陇上有望远楼,又名劳劳亭,宋改为临沧观,行人分别之所。《一统志》:劳劳亭在应天府治西南,吴时置。 


 

     金陵劳劳送客堂,  蔓草离离生道旁。

     古情不尽东流水,  悲风愁白杨[1]


     我乘素舸同康乐[2],朗咏清川飞夜霜[3]

     昔闻牛渚吟五章,  今来何谢袁家郎[4]


     苦竹寒声动秋月[5],独宿空帘归梦长。


 

此诗大意:太白自夸山水之趣既同康乐,而吟咏之妙又不减袁宏,惜无相赏之人与之谈话申旦,空帘独宿,殊觉寂寥。两事并用,各不相妨。杨注谓康乐乃谢灵运,邀袁虎者乃谢尚,疑太白误作一事用者,非也。


注释

  • 1. 《古诗》:“白杨多悲风,萧萧愁杀人。”
  • 2. 《韵会》:“舸,大船也。”谢灵运诗:“可怜谁家郎,缘流乘素舸。” 康乐即灵运,以其袭封康乐公,故世称之曰谢康乐。
  • 3. 孙绰《天台山赋》:“朗咏长川。”胡震亨曰:“清川飞夜霜”,疑引谢诗,今谢集无此句,或亡之耳。
  • 4. 《世说注》:《续晋阳秋》曰:袁虎少有逸才,文章绝丽,曾有《咏史诗》,是其风情所寄。少孤而贫,以运租为业。镇西谢尚时镇牛渚,乘秋佳风月,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,会虎在运租船中讽咏,声既清会,辞又藻拔,非尚所曾闻,遂往听之。乃遗问讯,答曰:“是袁临汝郎,诵诗即其《咏史》之作也。”尚佳其率有兴致,即遣要迎,谈话申旦,自此名誉日茂。
  • 5. 竹有淡竹、苦竹二种,茎叶不异,以其笋味之苦淡而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