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 



 李白全集卷之十一

 

   古近体诗共三十二首


 

 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


 

《一统志》:屏风叠在庐山,自五老峰而下,九叠如屏。《游宦纪闻》:九叠屏风之下,旧有太白书堂。有诗曰:“吾非济代人,且隐屏风叠。


 

       昔别黄鹤楼[1] 蹉跎淮海秋[2]

       俱飘零落叶,   各散洞庭流。


       中年不相见,   蹭蹬游吴越[3]

       何处我思君?   天台绿萝月[4]


       会稽风月好[5] 却绕剡溪回[6]

       云山海上出,   人物镜中来[7]


       一度浙江北[8] 十年醉楚台[9]

       荆门倒屈宋,   梁苑倾邹枚[10]


       苦笑我夸诞,   知音安在哉?

       大盗割鸿沟[11]如风扫秋叶[12]


       吾非济代人,   且隐屏风叠。

       中夜天中望,   忆君思见君。


       明朝拂衣去,   永兴海鸥群[13]


注释

  • 1. 黄鹤楼,见八卷注。
  • 2. 《隋书》:扬州于《禹贡》为淮海之地。
  • 3. 《说文》:“蹭蹬,失道也。”
  • 4. 《方舆胜览》:天台山,在台州天台县西一百十里。《艺文类聚》:《名山略记》曰:天台山在剡县,即是众圣所降葛仙公山也。
  • 5. 《世说注》:《会稽郡记》曰:会稽郡多名山水,峰崿隆峻,吐纳云雾,松栝枫柏,摧干竦条,潭壑镜彻,清流泻注。王子敬见之曰:“山水之美,使人应接不暇。”
  • 6. 《太平寰宇记》:剡溪,在越州剡县南一百五十步,一源出台州天台县,一源出婺州武义县,即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所也,一名戴溪。
  • 7. 《初学记》:《舆地志》曰:山阴南湖,萦带郊郭,白水翠岩,互相映发,若镜若图。故王逸少曰:“山阴路上行,如在镜中游。”
  • 8. 《梦粱录》:浙江,在杭州东南,谓之钱塘江,内有浙山,正居江中,潮水投山下,曲折而行。
  • 9. 楚台,楚地之台,若章华、阳云之类。
  • 10. 荆门,谓荆州之地,唐时为江陵郡,今湖广之荆州府是也。其地有荆门山,故文士取以为称。梁苑,古睢阳之地,唐时为宋州睢阳郡之宋城县。今河南归德州是也。其地,汉粱孝王之苑囿在焉,故文士以梁苑称之。屈原、宋玉皆生于荆州,邹阳、枚乘皆客梁孝王.引此以喻当时两州之文士。
  • 11. 大盗,指安禄山。《史记》:“项羽乃与汉王约,中分天下,割鸿沟而西者为汉,鸿沟而东者为楚。”应劭曰,“在荥阳东南二十里。”文颖曰:“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,以通宋、郑、陈、蔡、曹、卫,与济、汝、淮、泗会于楚,即今官渡水也。”
  • 12. 《十六国春秋》:荡平残胡,如风扫叶。
  • 13. 海鸥,用《列子》事,见二卷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