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十一


 

 

  狱中上崔相涣


 

《旧唐书·崔涣传》:天宝十五载七月,玄宗幸蜀。涣迎谒于路,抗词忠垦,皆究理体,玄宗嘉之,以为得涣晚,即日拜黄门侍郎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扈从成都。肃宗灵武即位,八月,与左相韦见素、同平章事房琯、崔圆,同赍册赴行在,时未复京师,举选路绝,诏涣充江淮宣谕选补使,以收遗逸。惑于听受,为下吏所鬻,滥进者非一,以不称职闻,乃罢知政事,除左散骑常侍兼余杭太守、江东采访防御使。


 

       胡马渡洛水,  血流征战场。

       千门闭秋景,  万姓危朝霜。


       贤相燮元气[1],再欣海县康[2]

       台庭有夔龙,  列宿粲成行[3]


       羽翼三元圣[4],发辉两太阳[5]

       应念覆盆下[6],雪泣拜天光[7]


注释

  • 1. 《说文》:“燮,和也。”《书•周官》:“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
  • 2. 《十六国春秋》:海县分裂,天光分耀。
  • 3. 傅玄诗:“繁星依青天,列宿自成行。”李周翰注:“列宿,二十八宿也。”
  • 4. 《六韬》:王者帅师,必有股肱羽翼,以成神威。元圣,大圣也。《书•汤诰》:“聿求元圣。”三元圣,调玄宗、肃宗、广平王也。
  • 5. 两太阳,亦谓玄宗、肃宗也。
  • 6. 《抱朴子》:“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。”
  • 7. 《吕氏春秋》:“吴起雪泣而应之。”高诱注:“雪,拭也。”《汉书》:“夫日者,众阳之宗,天光之贵。”《东京赋》:“登天光于扶桑。”吕向注:“天光,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