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十一


 

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

  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

 

 

唐时,江夏郡乃鄂州也,属江南西道。按:《方舆胜览》以赠此诗之韦太守为韦景骏,未知何据。

 

 

        天上白玉京[1], 十二楼五城[2]

        仙人抚我顶,   结发受长生。

 

        误逐世间乐,  颇穷理乱情。

         九十六圣君[3],浮云挂空名。

 

        天地赌一掷,   未能忘战争。

        试涉霸王略[4], 将期轩冕荣。

 

        时命乃大谬[5], 弃之海上行。

        学剑翻自哂,   为文竟何成。

 

        剑非万人敌[6], 文窃四海声。

        儿戏不足道,   五噫出西京[7]

 

        临当欲去时,  慷慨泪沾缨。

        叹君倜傥才,  标举冠群英[8]

 

        开筵引祖帐[9] 慰此远徂征[10]

        鞍马若浮云,  送余骠骑亭[11]

 

        歌钟不尽意[12],白日落昆明[13]

 

        十月到幽州,  戈铤若罗星[14]

        君王弃北海,  扫地借长鲸[15]

 

        呼吸走百川,  燕然可摧倾。

        心知不得语,  却欲栖蓬瀛。

 

        弯弧惧天狼[16],挟矢不敢张。

        揽涕黄金台[17],呼天哭昭王[18]

 

        无人贵骏骨,  绿耳空腾骧[19]

        乐毅傥再生,  于今亦奔亡。

 

        蹉跎不得意,  驱马过贵乡[20]

        逢君听弦歌,  肃穆坐华堂[21]

 

        百里独太古[22],陶然卧羲皇。

        徵乐昌乐馆[23],开筵列壶觞。

 

        贤豪间青娥,  对烛俨成行[24]

        醉舞纷绮席[25],清歌绕飞梁[26]

 

        欢娱未终朝[27],秩满归咸阳[28]

        祖道拥万人,  供帐遥相望[29]

 

        一别隔千里,  荣枯异炎凉[30]

        炎凉几度改,  九土中横溃[31]

 

        汉甲连胡兵,  沙尘暗云海。

        草木摇杀气,  星辰无光彩。

 

        白骨成丘山[32],苍生竟何罪?

        函关壮帝居[33],国命悬哥舒[34]

 

        长戟三十万,  开门纳凶渠。

        公卿奴犬羊[35],忠谠醢与菹[36]

 

        二圣出游豫,  两京遂丘墟[37]

 

        帝子许专征[38],秉旄控强楚[39]

        节制非桓文[40],军师拥熊虎[41]

 

        人心失去就,  贼势腾风雨[42]

        惟君固房陵[43],诚节冠终古[44]

 

        仆卧香炉顶[45],飡霞嗽瑶泉[46]

        门开九江转,  枕下五湖连。

 

        半夜水军来,  寻阳满旌旃。

        空名适自误,  迫胁上楼船。

 

        徒赐五百金,  弃之若浮烟[47]

        辞官不受赏,  翻谪夜郎天。

 

        夜郎万里道,  西上令人老[48]

        扫荡六合清[49],仍为负霜草。

 

        日月无偏照[50],何由诉苍昊。

       良牧称神明[51],深仁恤交道。

 

        一忝青云客,  三登黄鹤楼[52]

        顾惭祢处士[53],虚对鹦鹉洲[54]

 

        樊山霸气尽[55],寥落天地秋。

        江带蛾眉雪[56],川横三峡流[57]

 

        万舸此中来,  连帆过扬州[58]

        送此万里目,  旷然散我愁。

 

        纱窗倚天开,  水树绿如发。

        窥日畏衔山,  促酒喜得月。

 

        吴娃与越艳[59],窈窕夸铅红[60]

        呼来上云梯,  含笑出帘栊[61]

 

        对客小垂手,  罗衣舞春风[62]

        宾跪请休息[63],主人情未极。

 

        览君荆山作,  江鲍堪动色[64]

        清水出芙蓉[65],天然去雕饰[66]

 

        逸兴横素襟[67],无时不招寻。

        朱门拥虎士[68],列戟何森森[69]

 

        剪凿竹石开,  萦流涨清深。

        登楼坐水阁,  吐论多英音。

 

        片辞贵白璧,  一诺轻黄金[70]

        谓我不愧君,  青鸟明丹心[71]

 

        五色云间鹊,  飞鸣天上来。

        传闻赦书至,  却放夜郎回。

 

        暖气变寒谷[72],炎烟生死灰[73]

        君登风池去[74],勿弃贾生才。

 

        桀犬尚吠尧[75],匈奴笑千秋[76]

        中夜四五叹,  常为大国忧[77]

 

        旌旆夹两山[78],黄河当中流。

        连鸡不得进[79],饮马空夷犹[80]

 

        安得羿善射,  一箭落旄头[81]

 


注释

  • 1. 《五星经》:“天上白玉京,黄金阙。”
  • 2. 《抱朴子》:“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。”应劭《汉书注》:“昆仑玄圃,五城十二楼,仙人之所常居。”
  • 3. 杨齐贤曰:自秦始皇至唐玄宗,中国传绪之君,凡九十有六。
  • 4. 《华阳国志》:陈登曰:雄姿杰出,有霸王之略,吾敬刘玄德。”
  • 5. 《庄子》:“古之所谓隐士者,非伏其身而勿见也,非闭其言而不出也,非藏其知而不发也,时命大谬也。”
  • 6. 《史记》:项籍少时,学书不成,去学剑,又不成。项梁怒之,籍曰:“书足以记名姓而已,剑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”
  • 7. 《后汉书》:梁鸿因东出关,过京师,作《五噫之歌》曰:“陟彼北芒兮,噫。顾览帝京兮,噫。宫室崔嵬兮,噫。人之劬劳兮,噫。辽辽未央兮,噫。”肃宗闻而非之,求鸿不得。乃易姓运期,名耀,字侯光,与妻子居齐、鲁之间。
  • 8. 《晋书》:彬彬藻思,绰冠群英。
  • 9. 祖帐,祖席时所设之帐幕。杜审言诗:“祖帐连河阙,军麾动洛城。”
  • 10. 陆机诗:“牵世缨时网,驾言远徂征。”
  • 11. 骠骑亭,玩诗意当在长安。杨注以骠骑亭为谢安建者,恐误。
  • 12. 《国语》:“女乐二八,歌钟二肆。”
  • 13. 《三辅黄图》:汉昆明池,武帝元狩四年穿,在长安西南,周围四十里。《西南夷传》曰:天子遣使求身毒国,而为昆明所闭,天子欲伐之。越嵩、昆明国有滇池,方三百里,故作昆明池以象之,以习水战,因名曰昆明池。《三辅旧事》曰:昆明池,地三百三十二顷。图曰上林苑有昆明池,周围四十里。《陕西通志》:昆明池,在西安府城西南三十里。
  • 14. 《东都赋》:“元戎竟野,戈铤彗云。”《说文》:“铤,小矛也。”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焕若天星之罗。”张铣注:“言如天星之罗列也。”陈琳《玛瑙勒赋》:“骈居列峙,焕若罗星。”
  • 15. 按《唐书•安禄山传》:天宝元年,以禄山为平卢节度使,押两番、渤海、黑水四府经略使。三载,代裴宽为范阳节度,仍领平卢军,则经略威武、清夷、静塞、恒阳、北平、高阳、唐兴、横海、平卢、卢龙十一军,及榆关守捉、安东都护府,兵十三万有奇,皆其所统,幽、蓟、妫、檀、易、恒、定、漠、沧、营、平十一州之地,皆其所治矣。幽州以北,尽与禄山。所谓“君王弃北海,扫地借长鲸”也。
  • 16. 《宋书》:弯弧跃马,务是畋游。《楚辞》:“挟长矢兮射天狼。”王逸注:“天狼,星名,以喻贪残。”
  • 17. 又《楚辞》:“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。”
  • 18. 《战国策》:郭隗对燕昭王曰:古之人君,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,三年不能得。涓人言于君曰:“请求之。”君遣之,三月,得千里马。马已死,卖其骨五百金,反以报君。君大怒曰:“安事死马,而捐五百金!”涓人对曰:“死马且买五百金,况生马乎?天下必以君能市马,马今至矣。”于是不能期年,千里马之至者三。今王诚欲致士,先从隗始。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。乐毅自魏往,驺衍自齐往,剧辛自赵往,士争凑燕。
  • 19. 《水经注》:桃林中多野马,造父于此得骅骝、绿耳、盗骊之乘,以献周穆王,使之驭,以见西王母。《荀子》:骅骝、孽骥、纤离、绿耳,此皆古之良马也。《说文》:“骧,马之低昂也。”《西京赋》:“乃奋翅而腾骧。”
  • 20. 《元和郡县志》:魏州有贵乡县。
  • 21. 《太平御览》:《陆绩别传》曰:太守王朗,命为功曹,风化肃穆,郡内大治。嵇康《琴赋》:“华堂曲宴。”
  • 22. 郑玄《礼记注》:唐、虞以上曰太古。
  • 23. 《元和郡县志》:魏州有昌乐县。《通典》:三十里置一驿,其非通途大路,则曰馆。
  • 24. 薛道衡诗:“佳丽俨成行。”
  • 25. 江淹诗:“绮席生浮埃。”颜师古《双书注》:“绮,文缯也,即今之所谓细绫也。”
  • 26. 《列子》:“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,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。”
  • 27. 高诱《淮南子注》:“日旦至食时为终朝。”
  • 28. 秩满,俸满也。
  • 29. 《汉书》:公卿大夫,故人邑子,设祖道,供帐东都门外。颜师古注:“祖道,饯行也。”
  • 30. 骆宾王诗:“一朝殊语默,千里异炎凉。”
  • 31. 《国语》:“能平九土。”韦昭注:“九土,九州之土也。”谢灵运诗:“天地中横溃。”李善注:“横溃,以水喻乱也。”
  • 32. 《抱朴子》:“白骨成山,虚祭布野。”
  • 33. 《史记索隐》;颜师古曰:“今桃林县南有洪溜润水,即古之函关。”按山形如函,故称函关。余详二卷、五卷注。陈后主诗:“山河壮帝居。”
  • 34. 《唐书•哥舒翰传》:天宝十四载.禄山反,封常清以王师败,帝乃召见翰,拜太子先锋兵马元帅,以田良丘为军司马,萧昕为判官,王思礼、钳耳大福、李承光、高元荡、苏法鼎、管崇嗣为属将,火拔归仁、李武定、浑萼、契苾宁以本部隶麾下。凡河陇、朔方、奴刺等十二部兵二十万守潼关。师始东,先驱牙旗触门堕注,旄竿折,众恶之。天子御勤政楼,临送,诏翰以军行过门无下,百官郊饯,旌旗亘二百里。明年,禄山遣子庆绪攻关,翰击走之。贼将崔乾祐守陕郡,仆旗鼓,羸师以诱战,觇者曰:“贼无备,可图也。”帝信之,使者趣战,项背相望,翰窘不知所出。六月,引而东,恸哭出关,次灵宝西原,与乾祐战,大败。翰引数百骑,绝河还营,赢兵才八千,至潼津,收散卒,复守关。乾祐进攻,于是火拔归仁等绐翰出关,执以降贼,械送洛阳,京师震动。由是天子西幸。
  • 35. 魏乐府:“贼众如犬羊。”
  • 36. 《北史》:谗谄甘心,忠谠息义。
  • 37. 《三国志注》:遂集矢石于其宫殿,而二京为之丘墟。
  • 38. 王勃《龙怀寺碑》:“蜀王秀,以文昭建国,帝子专征。”《梁书》:授以上将,任以专征。
  • 39. 《书•牧誓》:“王左杖黄钺,右秉白旄,以麾。”庾信诗:“置酒仍开幕,麾军即秉旄。”《说文》:“控,引也。”
  • 40. 《荀子》:秦之锐士,不可以敌桓、文之节制。《汉书》:至于齐桓、晋文之兵,可谓入其域而有节制矣。
  • 41. 《尚书》:“如虎如貔,如熊如罴。”
  • 42. 《后汉书•岑彭传》: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,径拔武阳。使精骑驰广都,去成都数十里,势若风雨,所至皆奔散。
  • 43. 唐时,房陵郡属山南东道,即房州也。
  • 44. 刘孝标《世说注》;“终古,往古也。”
  • 45. 远法师《卢山记》:东南有香炉山,孤蜂秀起,游气笼其上,则氤氲若香烟,白云映其外,则炳然与众蜂殊别。又记云: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,太史公东游,登其峰而遐观,南眺五湖,北望九江,东西肆目,若陟天庭焉。
  • 46. 嵇康诗:“岂若翔区外,飡琼漱朝霞。”
  • 47. 陶潜诗:“于我若浮烟。”
  • 48. 《元和郡县志》:夜郎西北至上都,五千五百五十里。曰万里者,甚言其远也。徐干诗:峨峨高山首,悠悠万里道。君去日已远,郁结令人老。
  • 49. 《十六国春秋》:扫荡万里,今其时也。
  • 50. 《礼记》:“日月无私照。”
  • 51. 《北史》:崔士谦授江陵总管、荆州刺史,外御强敌,内抚军人,风化大行,号称良牧。《汉书》:班伯为定襄太守,郡中震慄,咸称神明。
  • 52. 黄鹤楼,见八卷注。
  • 53. 《昭明文选》:祢衡《鹦鹉赋序》:黄祖太子射,宾客大会,有献鹦鹉者,举酒于衡前,曰:“祢处士,今日无用娱宾,窃以此鸟自远而至,明慧聪善,羽族之可贵,愿先生为之赋,使四座咸共荣观,不亦可乎?”衡因为赋,笔不停缀,文不加点。
  • 54. 《太平寰宇记》:鹦鹉洲在大江东江夏县西南二里,西过此洲,从北头七十步,大江中流,与汉阳县分界。《后汉书》云:黄祖为江夏太守,时祖长子射大会宾客,有献鹦鹉于此洲,故得名。
  • 55. 《元和郡县志》:樊山,在鄂州武昌县西三里。谢玄晖诗曰:“钓台临讲阁,樊山开广宴。”谓此也。《太平御览》:《江夏图经》云:樊山西,陆路去州一百七十三里,出紫石英。山东数十步有冈,冈上甚平敞,青松绿竹,常自蔚然。其下有寒溪,夏时凛然常有寒气,故谓之寒溪,有蟠龙石。王勃《江宁饯宴序》:“霸气尽而江山空,皇风清而市朝改。”
  • 56. 《三峡记》:峨嵋积雪,经时不散。峨嵋出,乃岷山之一支也。峰峦高峻,上极寒冷,冬春积雪,虽经风H不能消释,人夏始得融泮,流人岷江,经三峡而下,清流为之变色。
  • 57. 胡三省《通鉴注》:江水自巴东至夷陵,其间有广溪峡、巫峡、西陵峡,谓之三峡。一曰三峡:西峡、归峡、巫峡。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隐天蔽日,自非日中夜分,不见日月。
  • 58. 《广韵》:“楚以大船曰舸。”陆放翁《入蜀记》:至鄂州,泊税务亭,贾船客舫,不可胜计,衔尾不绝者数里,自京口以西,皆不及。李太白《赠江夏韦太守》诗曰:“万舸此中来,连帆过扬州。”盖此地自唐为冲要之地。
  • 59. 王勃《采莲赋》:“吴娃越艳,郑婉秦妍。”《说文》:“吴、楚之间谓好曰娃。”
  • 60. 《后汉书》:“入则乱发坏形,出则窈窕作态。”章怀太子注:“窈窕,妖冶之貌也。”《方言》:“美心为窈,美状为窕。”铅,粉也。红,朱也。
  • 61. 谢惠连诗:“升月照帘栊。”李周翰注:“栊,窗也。”《说文》:“栊,房室之疏也。”
  • 62. 《乐府杂录》:舞者,乐之容也。有大垂手,小垂手,或如惊鸿,或如飞燕。《乐府诗集》:大垂手,小垂手,皆言舞而垂其手也。吴均曲云:“垂手忽迢迢,飞燕掌中娇。罗衫恣风引,轻带任情摇。”又云:“舞女出西秦,蹑影舞阳春。且复小垂手,广袖拂红尘。”
  • 63. 《礼记》:“客跪抚席而辞。”
  • 64. 江、鲍,江淹、鲍照也。
  • 65. 钟嵘《诗品》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。”
  • 66. 江淹诗:“敢不自雕饰。”
  • 67. 王僧达诗:“清气溢素襟。”
  • 68. 虎士,出《周礼》,已见八卷注。
  • 69. 《中华古今注》:戟以木为之,后世刻为无复典型。赤油韬之,亦谓之迪戟,亦谓之棨戟,王公以下,通用以为前驱。唐五品以上,皆施棨戟于门。《唐书•百官志》:凡戟,一品之门十六,二品及京兆、河南、太原尹、大都督、大都护之门十四,三品及上都督、中都督、上都护、上州之门十二,下都督、下都护、中州、下州之门各十。衣幡坏者五岁一易之,薨卒者既葬追还。
  • 70. 《汉纪》:季布立然诺之信,时人为之语曰:“得黄金百镒,不如季布一诺。”
  • 71. 阮籍诗:“谁言不可见。青鸟明我心。”《宋书》:重披丹心,冒昧以请。
  • 72. 《岁华纪丽》:刘向《别录》曰:“燕地寒谷,不生五谷。邹衍吹律吕以暖之,温风至,五谷生,因名黍谷。”
  • 73. 《史记》:韩安国坐法抵罪,蒙狱吏田甲辱安国。安国曰:“死灰独不复然乎?”田甲曰:“然即溺之。”居无何,梁内史阙,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,起徒中为二千石。
  • 74. 《通典》:魏、晋以来,中书监令掌赞诏命,记会时事,典作文书。以其地在枢近,多承宠任,是以人固其位,谓之凤凰池焉。
  • 75. 《史记》:“桀之犬可使吠尧。”桀犬,喻贼将若史思明辈。
  • 76. 《汉书》:车千秋无他材能学术,又无伐阅功劳,特以一言悟主,旬月取宰相封侯,世未尝有也。后汉使者至匈奴,单于问曰:“闻汉新拜丞相,何用得之?”使者曰:“以上书言事故。”单于曰:“苟如是,汉置丞相非用贤也,妄一男子上书,即得之矣。”千秋,喻宰相若苗晋卿、王玙辈。
  • 77. 《左传》:今王室实蠢蠢焉,吾小国惧矣,然大国之忧也。
  • 78. 王逸注:“两山,太华山、首阳山,夹黄河之二山也。”
  • 79. 《战国策》:“诸侯不可一,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,亦明矣。”注:连,谓绳系之。连鸡,喻当时诸节度使辈。
  • 80. 《左传》:“将饮马于河而归。”《楚辞》:“君不行兮夷犹。”王逸注:“夷犹,犹豫也。”
  • 81. 《汉书》:“昴曰旄头,胡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