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十一


 

 

 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

 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


 

唐时,博平郡即博州也,隶河北道。武陵郡即朗州也,隶山南东道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庐山在江州浔阳县东三十二里,本名鄣山。昔有匡俗,字子孝,隐沦潜景,庐于此山,汉武帝拜为大明公,俗号庐君,故山取号。周环五百余里。


 

       大梁贵公子,  气盖苍梧云[1]

       若无三千客,  谁道信陵君。


       救赵复存魏,  英威天下闻。

       邯郸能屈节,  访博从毛薛。


       夷门得隐沦,  而与侯生亲。

       仍要鼓刀者,  乃是袖锤人[2]


       好士不尽心,  何能保其身。

       多君重然诺[3],意气遥相托。


       五马入市门[4],金鞍照城郭[5]

       都忘虎竹贵[6],且与荷衣乐[7]


       去去桃花源[8],何时见归轩。

       相思无终极[9],肠断朗江猿[10]


注释

  • 1. 《归藏》曰:“有白云出自苍梧,入于大梁。”
  • 2. 《史记•信陵君传》:公子留赵,闻赵有处土毛公藏于博徒,薛公藏于卖浆家。公子欲见两人,两人自匿,不肯见。公子闻所在,乃闲步往,从此两人游,甚欢。公子留赵,十年不归,秦日夜出兵东伐魏。魏王患之,使使往请公子,公子恐其怒之,诫门下:“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。”毛公、薛公往见公子曰:“秦攻魏,魏急而公子不恤,使秦破大粱,而夷先王之宗庙,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?”语未及卒,公子立变色,告车趣驾归救魏。魏王以上将军印授公子,公子率五国之兵,破秦军于河外,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,秦兵不敢出。当是时,公子威振天下。其用夷门隐士侯生策,使朱亥袖铁椎,椎杀晋鄙,夺其军,进击秦兵,以救邯郸存赵事,详见三卷注。
  • 3. 江淹诗:“延陵轻宝剑,季布重然诺。”
  • 4. 五马,见六卷注。
  • 5. 梁简文帝诗:“金鞍照龙马。”
  • 6. 虎竹,见五卷注。
  • 7. 《楚辞》:“荷衣兮蕙带。”
  • 8. 桃花源在武陵,详见二卷注。
  • 9. 梁昭明太子诗:“相思无终极,长夜起叹息。”
  • 10. 《方舆胜览》:朗水,在常德府武陵县,其水西南自辰、锦州人郡界,经郡城入大江,谓之朗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