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释
1. 《唐书•宗室世系表》:李氏出自赢姓。其后有仲翔,为河东太守、征西将军,讨叛羌于素昌,战没,葬陇西狄道东川,因家焉。仲翔生伯考,陇西、河东二郡太守。伯考生尚,成纪令。尚生广,前将军。广二子:长曰当户;次曰敢,郎中令,关内侯。敢生禹。禹生丞公,河南太守。丞公生先,蜀郡、北平太守。先生长宗,渔阳丞。长宗生君况,博士议郎、太中大夫。况生本,郎中、侍御史。本生次公,巴郡太守、西夷校尉。次公生轨,魏临淮太守、司农卿。轨生隆,长安令、积弩将军。隆生艾,晋骁骑将军、魏郡太守。艾生雍,济北、东莞二郡太守。雍生二子:长曰伦;次曰柔,北地太守。柔生彝,前凉天水太守、武卫将军、安西亭侯。弇生昶,凉太子侍讲。昶生暠,西凉武昭王兴圣皇帝云云。太白为兴圣皇帝九世孙,故以广为祖。
2. 李陵《报苏武书》:“陵先将军,功略盖天地,义勇冠三军。”刘良注:“先将军,广也。功绩谋略甚大,可盖于天地。”
3. 《道德指归论》:名在青云之上。
4. 《史记》:李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:“自汉击匈奴,广未尝不在其中,而诸部校尉以下,材能不及中人,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。广不为后人,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,何也?岂吾相不 当侯耶?且固命也?”
5. 《尔雅》:“太平之人,仁;丹穴之人,智;大蒙之人,信;空桐之人,武。”郭璞注:“地气使之然也。”《史记正义》:《括地志》云:崆峒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。又云:笄头山,一名崆峒山,在原州高平县西百里。按《通典》:原州平高县有崆峒山,岷州溢乐县有崆峒山,肃州福禄县有崆峒山,是有三崆峒山也,惟岷州汉时属陇西郡。
6. 张景阳涛:“金风扇素节。”李善注:“西方为秋,秋主金,故秋风曰金风也。”
7. 《诗•大雅》:“贻阙孙谋。”
8. 《世说》:见子嵩在其中,常自神王。
9. 《汉书》:蜀有司马相如,作赋甚弘丽温雅。
10. 杨齐贤曰:“龙颜惠殊宠”,言召见之时,御手调羹,步辇降迎事也。刘琨表:“猥蒙天恩,光授殊宠。”
11. 鲍照诗:“层阁肃天居。”刘良注:“高阁肃然,天子之居。”
12. 谢灵运诗:“崩腾永嘉末,逼迫太元始。”吕延济注:“崩腾,破坏貌。”
13. 《梁书》:“衣冠弊锋镝之下,老幼粉戎马之足。”
14. 《晋书•孝怀帝纪》:永嘉五年六月癸未,刘曜、王弥、石勒同寇洛川,王师频为所败,死者甚众。丁酉,刘曜、王弥人京师,帝开华林园门,出河阴藕池,欲幸长安,为曜等所追及。曜等遂焚烧宫庙,逼辱妃后,百官、士庶,死者三万余人。帝蒙尘于平阳,刘聪以帝为会稽公。
15. 《左传》:“右抚剑,左援带。”
16. 《后汉书》:“斯诚雄心尚武之几,先志玩兵之日。”
17. 徐陵《册陈王九锡文》:“屠猰貐于中原,斩鲸鲵于蒙汜。”
18. 《后汉书》:时冀州饥荒,盗贼群起。乃以范滂为清诏使,按察之。滂登车揽辔,有澄清天下之志。
19. 左思诗:“俯仰生容华,咄嗟复凋枯。”
20. 《广雅》:“区区,小也。”
21. 《史记》:毛遂曰:“公等录录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22. 《十六国春秋》:“勉思良图,自求多福。”
23. 方壶:方丈,篷壶。蓬壶,蓬莱也,见《明堂赋》注。
24. 安期舄,已见二卷注。又《南方草木状》:番禺东有涧,涧中生菖蒲,皆一寸九节,安期生采服仙去,但留玉舄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