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二十


 

 

  金陵凤凰台置酒


 

《法苑珠林》:白塔寺在秣陵三井里。晋升平中有凤凰集此地,因名其处为凤凰台。《六朝事迹》:凤台山,宋元嘉中凤凰集于是山,乃筑台于山椒,以旌嘉瑞。在府城西南二里,今保宁寺是也。《方舆胜览》:凤台山,在建康府城南--里余,保宁寺是也。凤凰台,故基在寺后。


 

        置酒延落景[1],金陵凤凰台。

        长波写万古,  心与云俱开。


        借问往昔时,  凤凰为谁来。

        凤凰去已久,  正当今日回。


        明君越羲轩[2],天老坐三台[3]

        豪士无所用,  弹弦醉金罍[4]


        东风吹山花,  安可不尽杯?

        六帝没幽草[5],深宫冥绿苔。


        置酒勿复道[6],歌钟但相催[7]


注释

  • 1. 江淹诗:“徘徊践落景。”
  • 2. 羲、轩,伏羲、轩辕也。
  • 3. 《韩诗外传》:黄帝即位,施惠承天,一道修德,惟仁是行,宇内和平,未见凤凰,惟思其象,夙寐晨兴,乃召天老而问之曰:“凤象何如?”天老对曰:“夫凤象,鸿前麟后,蛇颈而鱼尾,龙文而龟身,燕颔而鸡喙。戴德负仁,抱忠挟义,小音金,大音鼓。延颈奋翼,五彩备明。举动八风,气应时雨。食有质,饮有仪。往即文始,来即嘉成。惟凤为能通天祉,应地灵,律五音,览九德。天下有道,得凤象之一,则凤过之;得凤象之二,则凤翔之;得凤象之三,则凤集之;得凤象之四,则凤春秋下之;得凤象之五,则凤没身居之。”黄帝曰:“於戏允哉!联何敢与焉!”于是黄帝乃服黄衣,戴黄冕,致斋于宫。凤乃蔽日而至。黄帝降于东阶,西面再拜,稽首曰:“皇天降祉,不敢不承命。”凤乃止帝东园,集帝梧桐,食帝竹实,没身不去。章怀太子《后汉书注》:《帝王世纪》曰:黄帝以风后配上台,天老配中台,五圣配下台,谓之三公。“明君越羲轩”二句,乃一章上下关键处。上以承凤凰今日当来之故,下以起豪士无所用而置酒取乐之由。
  • 4. 金罍,酒器,详七卷注。
  • 5. 六帝,六代帝王也。
  • 6. 《古诗》:“弃捐勿复道。”
  • 7. 《国语》:“歌钟二肆。”韦昭注:“歌钟,歇时所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