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二十二


 

 

  奔亡道中五首


 

  其 四


 

       函谷如玉关,  几时可生还[1]

       洛阳为易水[2],嵩岳是燕山[3]


       俗变羌胡语,  人多沙塞颜。

       申包惟恸哭,  七日鬓毛斑[4]


 

太白意谓函谷之地,已为禄山所据,未知何日平定,得能生入此关。洛川、嵩岳之间,不但有同边界,而风俗人民,亦且渐异华风。己之所以从永王者,欲效申包恸哭乞师,以救国家之难耳,自明不敢有他志也,其心亦可哀矣。


注释

  • 1. 函谷,详见五卷注。《后汉书》:班超久在绝域,年老思土,上疏曰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门关。”帝乃征超还。章怀太子注:玉门关,属敦煌郡,今沙州也。去长安三千六百里,关在敦煌县西北。
  • 2. 《通志•地理略》:洛水,出商州上洛县,经虢州、河南入河。《史记•正义》:易水出易州易县,东流过幽州归义县,东与滹沱河合。
  • 3. 《通志•地理略》:中岳嵩山,在河南告成县。《隋书》:渔阳郡无终县有燕山。《太平御览》:《隋图经》云:燕山,在易县东南七十里。
  • 4. 《左传》:吴入郢,昭王在随,申包胥如秦乞师曰:“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,虐始于楚。寡君失守社稷,越在草莽,使下臣告急。”秦伯使辞焉,曰:“子姑就馆,将图而告。”对曰:“寡君越在草莽,未获所伏,下臣何敢即安?”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七日,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。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