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巻二十二


 

 

    商山四皓


 

《雍胜略):商山,去商州东南九十里,一名楚山,一名商洛山,形如商字,汤以为国号,郡以为名,汉四皓隐处。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商州上洛县有商山,其地险阻,林壑深邃,四皓隐焉。

   

 

       白发四老人,   昂藏南山侧[1]

       偃蹇松云间[2] 冥翳不可识。


       云窗拂青霭[3] 石壁横翠色。

       龙虎方战争[4] 于焉自休息。


       秦人失金镜[5] 汉祖升紫极[6]

       阴虹浊太阳[7] 前星遂沦匿[8]


       一行佐明两[9] 欻起生羽翼[10]

       功成身不居,   舒卷在胸臆。


       宫冥合元化,   茫昧信难测。

       飞声塞天衢[11]万古仰遗迹。


注释

  • 1. 《高士传》:四皓者,皆河内轵人也,或在汲。一曰东园公,二曰甪里先生,三曰绮里季,四曰夏黄公,皆修道洁己,非义不动。秦始皇时,见秦政暴虐,乃退人蓝田山而作歌曰:“莫莫高山,深谷逶迤。晔晔紫芝,可以疗饥。唐、虞世远,吾将安归?驷马高盖,其忧甚大。富贵之畏人,不如贫贱而肆志。”乃共入商、洛,隐地肺山,以待天下定。及秦败,汉高闻而征之,不至。深自匿终南山,不能屈己。陆机《周孝侯碑》:“昂藏寮采之士。”
  • 2. 《后汉纪》:太原周党,偃蹇自高。详十七卷注。
  • 3. 鲍照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左右青霭,表里紫霄。”《广韵》:“霭,云状。”
  • 4. 班固《答宾戏》:分裂诸夏,龙战虎争。
  • 5. 《尚书考灵曜》:秦失金镜。注曰:“金镜,喻明道也。”
  • 6. 紫极,王者所居之宫。曹植表:“情注于皇居,心存乎紫极。”
  • 7. 《春秋潜潭巴》:“虹出日旁,后妃阴胁主。”杨齐贤注:“阴虹,以喻戚夫人。”
  • 8. 《晋书》:“心三星,天王正位也。中星曰明堂,天子位。前星为太子,后星为庶子。”
  • 9. 《周易》:“明两作,离。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”虞翻注:“两,谓日月也。作,成也。日月在天,动成万物,故称作矣。”或以日与火为“明两作”也。
  • 10. 《汉纪》:上欲废太子,吕后闻之,使留侯为太子计。留侯曰:“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,曰东园公、夏黄公、甪里先生、绮里季,皆逃在山中,然上高之。今令太子卑辞安车,迎此四人来,以为客,时随入朝,则一助也。”吕后从其计。四人果来,年皆八十,须眉皓白,故谓之“四皓”。及宴,置酒,太子侍,四人从。上怪而问之,四人前对,各言姓名,上乃惊曰:“吾召公等不奉诏,今侍太子者何?”四人对曰:“陛下喜骂轻士,臣等义不受辱,故亡。今闻太子仁孝,爱人敬士,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,臣等故来。”上曰:“烦公等幸卒调护太子。”四人退,上召戚夫人指示曰:“吾欲易太子,彼四人者为之辅,羽翼已成,难摇动也。”太子遂定。
  • 11. 卢谌诗:“日磾效忠,飞声有汉。”《汉书》:“攀龙附凤,并乘天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