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李白全集卷之二
古风五十九首
其 一
大雅久不作[1], 吾衰竟谁陈?
正声何微茫, 哀怨起骚人[6]。
废兴虽万变, 宪章亦已沦。
自从建安来, 绮丽不足珍[9]。
圣代复元古, 垂衣贵清真[10]。
我志在删述, 垂辉映千春[15]。
杨齐贤曰:《诗大雅》凡三十六篇。《诗序》云:雅者,正也,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。《大雅》不作,则斯文衰矣。平王东迁,《黍离》降于《国风》,终春秋之世,不复能振。战国迭兴,王道榛塞。干戈相侵,以迄于秦。中正之声,日远日微。一变而为《离骚》,轩翥诗人之末,奋飞词家之前。司马、扬雄,激扬其颓波,疏导其下流,使遂闳肆,法乎无穷。而世降愈下,宪章乖离。建安诸子夸尚绮靡,摛章绣句,竞为新奇,雄健之气,由此萎尔。至于唐,八代极矣。扫魏、晋之陋,起骚人之废,太白盖以自任乎?
览其著述,笔力翩翩,如行云流水,出乎自然,非由思索而得,岂欺我哉?
琦按:吾衰竞谁陈,是太白自叹吾之年力已衰,竟无能陈其诗于朝廷之上也。杨氏以斯文衰萎为释,殊混。
唐仲言《诗解》引孔子吾衰之说,更非。
徐昌谷谓首二句为一篇大旨,绮丽不足珍以上是申第一句意,圣代复元古以下是申第二句意,其说极为明了。
学者试一玩味,前之二解,不待辩而确知其误矣。
《本事诗》曰:李白才逸气高,与陈拾遗齐名,先后合德。其论诗云:梁、陈以来,艳薄斯极。沈休文又尚以声律。将复古道,非我而谁!此诗乃自明其素志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