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对:0


 

李白全集卷之二


 

古风五十九首



  其 一



         大雅久不作[1] 吾衰竟谁陈?

         王风委蔓草[2] 战国多荆榛[3]


         龙虎相啖食[4] 兵戈逮狂秦[5]

         正声何微茫,   哀怨起骚人[6]


         扬马激颓波[7] 开流荡无垠[8]

         废兴虽万变,   宪章亦已沦。


         自从建安来,   绮丽不足珍[9]

         圣代复元古,   垂衣贵清真[10]


         群才属休明[11]乘运共跃鳞[12]

         文质相炳焕[13]众星罗秋旻[14]


         我志在删述,   垂辉映千春[15]

         希圣如有立[16]绝笔于获麟[17]


 

杨齐贤曰:《诗大雅》凡三十六篇。《诗序》云:雅者,正也,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。《大雅》不作,则斯文衰矣。平王东迁,《黍离》降于《国风》,终春秋之世,不复能振。战国迭兴,王道榛塞。干戈相侵,以迄于秦。中正之声,日远日微。一变而为《离骚》,轩翥诗人之末,奋飞词家之前。司马、扬雄,激扬其颓波,疏导其下流,使遂闳肆,法乎无穷。而世降愈下,宪章乖离。建安诸子夸尚绮靡,摛章绣句,竞为新奇,雄健之气,由此萎尔。至于唐,八代极矣。扫魏、晋之陋,起骚人之废,太白盖以自任乎?


览其著述,笔力翩翩,如行云流水,出乎自然,非由思索而得,岂欺我哉?


琦按:吾衰竞谁陈,是太白自叹吾之年力已衰,竟无能陈其诗于朝廷之上也。杨氏以斯文衰萎为释,殊混。


唐仲言《诗解》引孔子吾衰之说,更非。


徐昌谷谓首二句为一篇大旨,绮丽不足珍以上是申第一句意,圣代复元古以下是申第二句意,其说极为明了。


学者试一玩味,前之二解,不待辩而确知其误矣。


《本事诗》曰:李白才逸气高,与陈拾遗齐名,先后合德。其论诗云:梁、陈以来,艳薄斯极。沈休文又尚以声律。将复古道,非我而谁!此诗乃自明其素志欤?


注释

  • 1. 郑玄《毛诗笺》:“《小雅》、《大雅》者,周室居西都丰、镐之时诗也。”
  • 2. 《王制》:“命太史陈诗以观民风。”《诗大序》:“《关雎》《麟趾》之化,王者之风。”
  • 3. 颜师古《汉书注》:“春秋之后,周室卑微,诸侯强盛,交相攻伐,故总谓之战国。”《韵会》:“榛,木丛生貌。”
  • 4. 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于是七雄虓阚,分裂诸夏,龙战虎争。”《隋书》:“人相啖食,十而四五。”
  • 5. 陶潜诗:“漂流逮狂秦。”
  • 6. 昭明太子《文选序》:“楚人屈原,含忠履洁。君匪从流,臣进逆耳。深思远虑,遂放湘南。耿介之意既伤,壹郁之怀靡诉。临渊有怀沙之志,吟泽有憔悴之容。骚人之文,自兹而作。”
  • 7. 扬、马,扬雄、司马相如也。
  • 8. 《史记》:“推而大之,至于无垠。”无垠,谓无畔岸也。
  • 9. 建安,汉末年号。于时曹氏父子及邺中七子作焉,诗体一变,世谓之建安体。自是而后,每降每变。下逮梁、陈、隋氏,靡丽极矣,世总谓之六朝体。宪章,谓诗之法度。
  • 10. 圣代,谓李唐也。《周易》:“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”
  • 11. 傅玄诗:“我皇叙群才。”谢朓诗:“惟昔逢休明,十载朝云陛。”
  • 12. 王彪之诗:“飞鸿振羽,腾龙跃鳞。”王珪诗:“高祖起丰、沛,乘运以跃鳞。”
  • 13. 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丹青炳焕。”
  • 14. 《尔雅》:“秋为旻天。”李巡注:“秋万物成熟,皆有文章,故曰旻天。”《弘明集》:“妙会与春冰等释,至趣若秋旻共朗。”
  • 15. 梁简文帝《采莲曲》:“千春谁与乐。”
  • 16. 夏侯湛《闵子骞赞》:“圣既拟天,贤亦希圣。”
  • 17. 杜预《左传集解》:“仲尼伤周道之不兴,感嘉瑞之无应,故因《鲁春秋》而修中兴之教,绝笔于获麟之一句,所感而作,固所以为终也。”